央视报道:南方科技大学葛锜教授离心式DLP多材料4D打印技术
文章标签
DLP多材料4D打印技术
2025年5月6日,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产业变革看广东 打造人才“强磁场”
共创湾区科技大未来”,报道了大湾区的南方科技大学多功能增材制造与4D打印实验室葛锜
教授团队。在实验室中,葛锜教授正带领团队对离心式DLP多材料3D打印技术进行攻关,实现多材料间近乎零污染的切换,未来可以广泛应用于通讯、医学等领域。

△南方科技大学多功能增材制造与4D打印实验室负责人 葛锜
4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的增材制造技术,通过将智能材料打印成三维结构,并借助外界刺激使得三维结构的形状随着第四个维度时间发生改变。将智能材料与弹性基底复合多材料打印,可以拓展4D打印结构的设计空间,实现比单材料4D打印结构更为丰富功能和更为强大的功能,但是,多材料增材制造在装备、材料、设计上仍有具体的发展空间。

离心式DLP多材料3D打印技术通过“高速离心材料切换”与“多树脂槽动态调平”两大核心创新,突破传统光固化3D打印的材料兼容性瓶颈,实现了多材料功能耦合结构的一体化成型,为医疗、工业设计、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了颠覆性的制造解决方案。

“离心式多材料切换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可实现高效材料切换和残液去除。离心转速可调,最高达10000转/分钟,60秒内即可完成多材料切换,单次打印多材料切换最大次数高达2500次,处于业内领先水平。支持粘度在5~5000
cps范围内的硬树脂、弹性体、水凝胶、形状记忆高分子和导电弹性体等材料及这些材料组合结构的多材料3D打印,为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提供了灵活的材料选择。

△离心式多材料切换技术流程
可打印高复杂度、高精度、多功能、多材料耦合结构,支持同时打印2~4种材料,可打印层内多材料和层间多材料且多材料层内过渡区尺寸在100微米以内,为复杂多材料结构制造提供高精度解决方案。

2024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学葛锜教授团队创立了一家专注于多材料光固化 3D 打印技术的公司——深圳质多三维,其自主研发了离心式多材料3D打印技术,并推出了MultiMatter系列多材料光固化3D打印设备。

△质多三维推出的C10系列、C30系列、C50系列多材料光固化3D打印机,采用数字光处理(DLP)技术,成型尺寸覆盖25×25×25mm至30×30×30mm,支持25μm层厚的高精度打印。
南极熊发现,在本次的报道中,有一个画面,葛锜教授身后的两台摩方高精密3D打印设备,通过观察,发现是摩方精密的nanoArch S130和microArch S240,葛锜教授之前使用摩方高精密3D打印设备发布可多篇文章。

△葛锜 教授背后的两台摩方高精密3D打印机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