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墨水书写3D打印纤维素纳米原纤维辅助的弹性聚氨酯
聚氨酯弹性体因优异的弹性、可调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鞋类、软体机器人和医疗敷料等领域。然而,现有主流技术如熔融沉积成型依赖高温加工,仅适用于热塑性聚氨酯,限制了添加剂的选择且制品耐溶剂/热性差;光固化需使用有毒光引发剂和光敏预聚体,材料选择范围窄且成本高。二者均难以兼顾复杂结构定制与环境友好性。直写成型(DIW)技术虽可在室温下操作并兼容多功能添加剂,但工业水性聚氨酯(WPU)因流变性能不足无法直接用于DIW打印。尽管纤维素纳米纤丝(CNF)等流变改性剂已被用于制备DIW墨水,但现有研究多聚焦多孔支架,未能保留聚氨酯的高弹性特性。因此,开发一种基于WPU的DIW墨水,实现高弹性、一体化结构的室温打印,对拓展聚氨酯在定制化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概述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姜峰教授团队通过CNF增强WPU墨水,结合溶剂诱导快速固化(SIFS)技术,实现了复杂弹性聚氨酯结构的室温DIW
3D打印。CNF(0.6–0.9
wt%)优化了墨水流变性,支持高精度成型;SIFS法利用丙酮破坏WPU乳液并协同Ca2+交联CNF羧基,10分钟内完成室温固化,显著提升层间融合。所得结构展现卓越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951%、拉伸强度22
MPa,耐久性突出(100次压缩/拉伸循环后应力损失极小,承受1.7吨汽车碾压仅7.5%高度损失)。
图文导读
1. WPU-CNF墨水合成
在聚氨酯预聚物中添加水性CNF悬浮液形成乳液,利用CNF与WPU液滴构建的"串珠结构"调控墨水流变性(图1b),实现打印自支撑性;随后创新采用SIFS技术——打印后浸入丙酮破乳,破坏WPU乳液纳米颗粒,促使聚氨酯预聚物暴露、交联并致密化(图1d),同步引发70%体积收缩及材料半透明化(图1c),此过程因打印路径的纤维定向产生各向异性收缩(垂直收缩35%>横向30%);最后经室温风干获得高弹性致密结构,可承受超100次压缩循环(图1e)。

2. WPU-CNF墨水表征
通过TEMPO氧化法制备的CNF直径约6.0±1.6 nm,长径比高(图2a)。添加CNF后,WPU乳液粒径显著减小(从223±82
nm降至56±10 nm),证明CNF具有乳化能力(图2b)。FTIR和电导滴定证实CNF表面羧基含量达1.2
mmol/g。流变学测试表明,CNF浓度增加(0.3%→0.9%)可提升墨水粘度(666→1338 Pa·s)和储能模量(1750→6300
Pa),赋予剪切稀化行为(50 s-1时粘度降至16
Pa·s),确保DIW打印流畅性(图2d-f)。DSC分析显示CNF抑制了WPU中PCL链段的结晶(结晶度从64.6%降至28.3%),归因于CNF对聚合物链运动的限制。

3. WPU-CNF弹性体的3D打印、固化和形态
0.6%和0.9%
CNF的墨水可实现连续丝材打印。打印后通过CaCl2交联CNF羧基(FTIR峰位移证实),储能模量提升35倍。SIFS技术让丙酮破坏乳液,促使WPU链解封并交联,10分钟内完成固化,伴随70%体积收缩(图3b)。SEM显示打印丝材呈圆形堆叠,层间融合紧密(图3c-e),无孔隙缺陷,形成致密弹性体。该材料对DMF、DMSO等溶剂具有优异耐受性,而商用TPU在相同条件下溶解。

4. 3D打印WPU-CNF弹性体的机械性能
填充密度30%的样品抗压强度达5.75 MPa(50%应变),100次循环后应力衰减轻微(图4a-c)。极端测试中,0.9%
CNF支架被1.7吨汽车碾压后仅7.5%永久形变(图4d-h)。0.9% CNF样品展现超高延展性(断裂伸长率951%)和强度(极限抗拉强度22
MPa)(图5c)。平行堆叠样品(层间方向一致)性能优于交叉堆叠。100次拉伸循环(100%应变)后能量损耗系数稳定在41.5%,表明优异耐疲劳性(图5e-g)。对比文献数据,其综合机械性能远超现有3D打印聚氨酯材料(图5h)。


5. 复杂结构打印
基于墨水优异的流变性,成功打印定制密封圈、鞋底、柔性薄膜及复杂中空花瓶(图6a-e)。章鱼玩具的触手可自由弯曲,证明材料的高弹性与结构保真度(图6d)。干燥后样品保持设计形状并具备弹性,凸显其在定制化软机器人、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结论
该研究通过CNF改性WPU墨水,结合SIFS技术,实现了室温DIW
3D打印弹性聚氨酯结构。该方法突破传统熔融沉积和光固化技术的限制,具备合成后直接打印、常温加工、高适印性三大优势。所得材料断裂伸长率达951%,极限拉伸强度22
MPa,可承受100次以上拉伸/压缩循环,机械性能显著优于现有3D打印聚氨酯体系,为复杂弹性结构制造提供了高效环保的新途径。
创新点
该研究通过在WPU中加入CNF,成功实现了DIW 3D打印弹性体聚氨酯,并引入SIFS方法,显著提升了打印件的机械性能和弹性,使其具备出色的耐久性和复杂结构打印能力。
启发
可通过纳米材料改性和温和固化工艺,突破传统3D打印技术对材料的限制,为制造高性能弹性体开辟新途径,推动3D打印在个性化定制和复杂结构应用领域的发展。
文章来源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07681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