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装3D打印部件?
3D打印可以创建复杂的物体,但为了充分发挥其潜力,有时需要将一个物体分解成几个独立的部分。无论是生产超出打印机处理能力的体积、连接各种材料、创建复杂的几何形状、减少支撑数量还是优化机械性能,连接都是3D打印中特别有用的技术。
组装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几个因素:所用材料的类型(PLA、ABS、PETG、树脂等)、所需的机械抗性、最终的美观度、未来拆卸的可能性,以及物体的最终应用。在本指南中,我们探讨适合增材制造的主要装配方法、它们与打印材料的兼容性以及有效实施这些方法所使用的技术。
可以考虑所使用材料的机械性能来创建允许将零件卡在一起的夹子。
组装3D打印部件的不同方法
粘接
粘合是连接3D打印部件最简单的解决方案之一。然而,根据材料使用合适的胶水至关重要。
最常用的胶水有:
氰基丙烯酸酯(强力胶):这种瞬间胶非常适合PLA和树脂。它提供快速和干净的固定,但其缺乏灵活性,这可能会对受到机械应力的部件造成问题。有些强力胶干了之后会留下白色残留物,所以最好在看不见的地方使用,并避免过量。气溶胶活化剂可以加速凝固并使组装更容易。为了方便组装,可以使用气溶胶活化剂,这可以大大减少胶水的凝固时间。
环氧树脂:非常坚固,适用于ABS、PETG和树脂。这种双组分胶水通过化学反应变硬,具有很强的粘合力。然而,它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从而使薄部件变形。
PVC胶水:主要用于ASA和ABS,它允许表面部分融合,从而产生比简单的表面粘合更强的粘合力。
特定粘合剂:聚氨酯胶、氯丁橡胶胶和热熔胶有时用于柔性或临时组件。
塑料焊接
一些技术可以通过部分融合材料将各个部件“焊接”在一起。
化学焊接:使用溶剂使零件表面轻微溶解并融合在一起。丙酮通常用于ABS,而其他溶剂适用于ASA和PVC。焊缝固化后,此方法可产生干净、看不见的表面。
热焊接:该技术涉及使用热源,例如热风枪、烙铁或摩擦焊接。使用烙铁局部熔化塑料并连接零件,而摩擦焊接则使用旋转元件(例如灯丝棒)通过摩擦加热和焊接表面。
超声波焊接:该技术主要用于工业领域,利用高频超声波振动将零件熔合在一起。它特别适合ABS等热塑性塑料。
螺纹嵌件特别适合用于拧紧3D打印部件,并允许轻松拆卸和重新组装它们。(图片来源:Markforged)
机械组装
对于需要可拆卸紧固或具有高机械强度的部件,机械紧固组装是理想的选择。
螺钉和螺栓:添加螺纹孔或插入加热的黄铜嵌件可形成坚固、可拆卸的紧固件。螺纹可直接建模或打印后攻丝。
钉书钉和铆钉:此解决方案适用于永久性组件,常用于需要耐用支撑的薄部件。
磁铁、垫圈和按扣:在打印的外壳上添加磁铁(可以在3D打印过程中将它们添加到零件中)可以创建实用且可拆卸的紧固件。卡扣式锁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利用某些塑料的柔韧性来实现无需胶水的机械锁。燕尾榫、其他接头或铰链的集成使得各部分无需胶水或螺丝即可连接在一起。
物质的化学键合和融合
一些技术使用化学剂或附加材料来加强零件之间的结合。
UV树脂:非常适合SLA/DLP打印,UV树脂通过在零件之间涂抹少量液态树脂来形成坚固、精确的接头,然后在紫外线下固化。
兼容长丝的热熔:该技术使用熔融长丝(可与3D笔一起使用)来形成类似于热焊接的强力粘合。
3D笔还可用于将3D打印部件融合在一起。(图片来源:3Doodler)
成功组装的秘诀
在将两块物体粘合在一起之前,必须清洁和打磨接触面。打磨会增加表面的粗糙度,从而改善接触面和胶水的毛细作用。这使得粘合剂能够更好地渗透和更有效地粘附,从而确保更牢固的粘合。
如果在组装之前忽视了对零件的对齐,则可能会造成结构和外观缺陷,而且一旦胶水干燥,就很难纠正。在修理之前花时间正确定位零件至关重要。使用夹具或装配指南对于简化对齐非常有帮助。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粘合力,还建议使用夹具或重物固定部件并施加压力,以使胶水凝固。
涂抹薄层胶水也很重要,因为过多的胶水可能会产生明显的过剩现象并影响组装的强度。
打印部件时,考虑层方向非常重要。3D打印中的薄弱区域通常位于层之间,这会影响组件的强度。调整零件方向以尽量减少这些弱点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使用与印刷材料不兼容的粘合剂会严重损害粘合性并使组装无效。根据所用的塑料选择合适的粘合剂非常重要。
打磨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胶水的附着力,又可以对组装好的部件进行后处理,以获得完美的效果。(图片来源:EProjets Lab)
调整不当或过于刚性的卡入式部件可能会在组装过程中损坏,尤其是在材料缺乏柔韧性的情况下。建议测试原型的公差并相应地调整打印设置。
最后,一些胶水和树脂在固化时会释放热量,这会导致打印部件翘曲。因此,建议在进行最终组装之前先在样品上测试产品的效果。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