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大佬跨界玩音乐!开了一家3D打印定制吉他店
导读:增材大佬跨界玩音乐!开定制吉他店,专靠 3D 打印 “造不一样”,14年造出116把3D打印吉他。
2025年9月24日,奥克兰大学的增材制造教授奥拉夫・迪格尔(Olaf Diegel),最近搞了个大动作:正式推出自己的定制 3D 打印吉他店
“ODD 吉他(ODD Guitars)”大学教授开吉他店,似乎有点让人意外。但用他的话说,这不是单纯开个店,而是要
“让所有人看到:增材制造不是未来概念,现在就能造出又实用又有创意的好东西”。

3D 打印造 “反传统琴身”,定制化拉满
走进 ODD 吉他的世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那些 “长得不一样” 的吉他,这里展示的独特 3D 打印吉他,实现了艺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完美融合。
1. 只有 3D 打印能做的 “复杂结构”
客户可以随便挑琴身设计:比如精致的网状晶格、像雕塑一样的复杂图案,这些造型用传统雕刻或机械加工根本做不出来!举个例子,有的琴身框架里藏着层层叠叠的花纹,既轻便又结实,还自带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2. 五金件 “靠谱 + 可选”,音乐人放心用
别担心技术花里胡哨不实用!吉他的核心部件 —— 琴桥、琴颈、拾音器、调音旋钮,全用高品质现成配件,保证和传统吉他一样好弹、音质稳定。而且买家还能自己选大部分五金件,比如想要更浑厚的音色就换个拾音器,完全按自己的需求来。
从一篇文章到 116 把吉他,14 年 “玩” 出技术新高度
迪格尔教授做 3D 打印吉他,最早是因为 “好奇”。2011 年,他在《经济学人》上看到一篇 “3D 打印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 的文章,突然脑洞大开:“既然能打印小提琴,能不能做一把够结实、能正常演奏的电吉他?”
说干就干,他很快做出第一把原型琴 ——
结果一弹就惊艳了:音质完全不输传统吉他,而且 3D 打印的灵活性让设计有了无限可能!从那以后,他就停不下来了,到现在已经做了 116
把吉他,所采用的 3D
打印技术不仅包括聚合物粉末床熔融技术,还涵盖了金属粉末床熔融技术(选择性激光熔化)、全彩材料喷射技术,甚至是结合木屑的粘结喷射技术。
这是 3D 打印的 “活态展厅”
对迪格尔教授来说,ODD
吉他店可不只是一门生意。他想通过这些吉他告诉大家:当增材制造遇上创造力和精湛工艺,能碰撞出多大的火花。比如一把看似简单的吉他,背后藏着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打印参数调试等一系列技术细节,每一把都是
“技术 + 艺术” 的结合体。就像他在奥克兰大学教学生的理念一样:增材制造不只是工业生产的工具,在消费品领域同样能 “大显身手”——
这次开吉他店,就是最好的证明。
点评
迪格尔教授这波跨界,把 3D 打印的 “创新基因” 玩活了!以前大家总觉得 3D
打印离日常生活有点远,但现在看,它能造出能弹的吉他、能治病的医疗器件、甚至能上火箭的零件。这把 3D 打印吉他,不仅是乐器,更是 “3D
打印能做什么” 的活广告。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