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 模型 创业公众号手机端

多学科团队打造3D打印功能性人体结肠模型,用于研究癌症和药物反应

zhiyongz 7分钟前 阅读数 #案例

     2025年10月22日,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 Irvine)与纽约理工学院(NYIT)联合研究团队,近日成功开发出迄今为止迄今最逼真的3D打印人体结肠模型,为结直肠癌研究、药物筛选及精准医疗带来新的进展。


△3D-IVM-HC模型的设计和生物制造


      研究团队采用先进的生物打印技术,从人体细胞出发,构建出微型、结构精细的结肠模型。与传统的二维细胞培养或动物实验不同,这一3D打印“实验室结肠”能够高度还原人体结肠的真实形态、组织层次和功能表现,包括自然褶皱和复杂组织结构。研究人员将它命名为3D-IVM-HC模型,并集成了生物电子传感器,实现对组织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

△相关成果已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研究题目为“开发3D人体结肠模型及生物电子学技术,用于结直肠癌和药物反应研究》”(传送门)


3D打印构建高仿真微型结肠模型
       本次研究采用了FRESH(悬浮水凝胶自由形态可逆嵌入)生物打印技术。这项技术最早由卡内基梅隆大学Adam Feinberg实验室于2015年开发,是现代生物打印领域的里程碑。FRESH技术通过支撑性凝胶槽固定柔软生物材料,使科学家能够打印出具有复杂内部细节的组织和器官。目前,此技术的知识产权已独家授权给FluidForm Bio,并在全球学术界广泛应用。
      在具体实践中,研究团队利用FRESH 3D打印了一个约5 x 10毫米的微型结肠模型。他们将明胶甲基丙烯酸酯 (GelMA) 和海藻酸盐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柔性基质,可以模拟活体组织的触感和功能,既足够坚固以维持形态,又足够柔软,可以让人体细胞在里面生长。
      打印完成后,他们在模型中植入了两种细胞:成纤维细胞(构成结肠的结缔组织)和Caco-2上皮细胞(位于结肠内壁)。研究人员解释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细胞会自行组织成层,形成“隐窝状结构”,这些微小的褶皱可以增加真实人体结肠内部的表面积。研究表明,打印的组织显示出超过95%的细胞存活率和逼真的组织硬度,使得这项技术比传统的实验室培养方法更加准确。

△3D-IVM-HC上皮与二维模型的特征和比较


集成生物传感的3D打印结肠

为了测试3D打印模型的真实性,研究人员植入了结肠癌细胞 (HCT116),并用常见的化疗药物 5-氟尿嘧啶 (5-FU) 进行治疗。在标准的二维实验室测试中,癌细胞对药物反应强烈,但在3D 打印的结肠中,癌细胞表现出更高的耐药性,就像真实患者一样。这意味着3D模型可能比平板细胞培养或动物试验更准确地预测临床结果。

据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资深作者Rahim Esfandyar-pour称,该模型的精确3D结构对于重现控制真实细胞行为的机械和化学环境至关重要,这是平面培养甚至一些动物模型无法复制的。

研究团队还将生物电子传感器集成到系统中,用于监测电阻(TEER)。TEER是衡量组织形成屏障能力的指标,对于测试药物和疾病如何影响结肠内壁至关重要。打印组织的TEER值接近真实人体样本,并证实它的行为类似于活体组织。

△用于药物筛选的3D-IVM-HC癌症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打造临床前试验新平台
        研究团队指出,啮齿动物实验中大约一半的毒理学结果无法有效地应用于人类,而动物研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耗资数百万美元。相比之下,3D-IVM-HC模型只需约两周即可开发完成,并在几天内用于药物测试。
      据主要作者Jorge Alfonso Tavares-Negrete和Esfandyar-pour称,3D打印结肠为研究人类疾病提供了一种更快、更便宜、更符合道德的方法,可将动物测试成本降低高达80%,并为测试癌症治疗提供一个现实的、可定制的平台。
      展望未来,团队计划利用患者来源细胞,打造个性化微型结肠模型,实现个体化肿瘤药物反应测试,迈向真正的精准医疗。Esfandyar-pour表示:“此类3D打印模型有望成为医院和实验室临床前药物测试的标准工具,推动药物研发流程变革,助力全球精准医疗发展,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