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溧高速成功应用原位3D打印声屏障
近日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嘉翼精密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扬溧高速镇江南互通至丹徒枢纽段改扩建工程中,创新应用原位3D打印声屏障技术,建成了首例原位3D打印声屏障实体工程。
据悉,高速公路声屏障主要用于降低交通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通过反射、吸收或分散声波实现降噪效果。所谓的原位3D打印声障,是指在高速公路的现场使用建筑3D打印机直接打印出声障。以前咱们见的大多是人工浇筑的传统样式,这次用
3D 打印 "现场造",标志着智能建造在交通噪声治理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打造“静美高速走廊”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三大技术亮点
①智能建造。和传统人工搭模板、浇筑混凝土的办法不同,这次的声屏障是靠预设的三维模型 "指挥"
专用打印设备自动施工的。机器按图索骥精准喷射材料,全程不用工人反复调整,相当于给声屏障装了
"智能建造大脑",不仅省人力,还能避免人工操作的误差,这才是未来工程该有的样子。
②材料创新。打印用的是高性能增强混凝土,而且还掺了建筑固体废弃材料。建筑固废处理一直是环保难题,这次能把 "废料" 变 "原料",既满足了声屏障的强度要求,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③造型自由。以前传统声屏障大多是方方正正的 "呆板" 样式,可 3D
打印不一样,靠三维建模能精准做出复杂曲面和精微图案。以后高速路边的声屏障不光能降噪,还能变成带艺术感的 "交通装饰画",这波从 "结构可造" 到
"形态自由" 的跨越,直接把工程变成了创意。
项目完成之后进行了现场实测,3D打印声屏障在隔声性能上表现卓越,其降噪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声屏障。而且3D打印声屏障可作为交旅融合载体,通过定制化设计展现地域文化,成为彰显区域特色的交通艺术名片。


行业创新的新起点
扬溧高速这项原位 3D 打印声屏障工程,意义远不止建了一段降噪设施。它不仅给沿线居民创造了更宁静的生活环境,更给交通工程领域打了个
"样"。项目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实测数据,会成为未来 3D
打印声屏障技术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说不定以后全国更多高速、公路都会用上这项技术。这也让我们看到,3D 打印不再是实验室里的
"新鲜玩意儿",而是能实实在在解决行业痛点、提升工程质量的 "硬核工具"。
来源:东郊智控 沪上智枢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中国3D打印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