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投资6800万新元,通过增材制造计划扩大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
2025年10月29日,新加坡通过启动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SMJL)二期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全球航空航天和增材制造中心的地位。实验室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和新加坡航空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SAESL)合作建立。SMJL在2017年启动的一期项目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智能制造和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生产和维护领域的应用。

首期投资6800万新元,重点在于提升工艺效率,并将先进制造技术融入劳斯莱斯风扇叶片的生产以及新加坡航空航天设备有限公司(SAESL)的维护、修理和大修(MRO)业务。项目催生了18项变革性技术,使劳斯莱斯风扇叶片工厂的生产效率提升了20%,并显著提高了SAESL的产量。超过200家本地中小企业参与其中,创造了450万新元的新业务,并拓展了新加坡的产业生态系统。
SMJL项目第二阶段旨在加强航空航天领域的增材制造和自动化技术。项目聚焦三大关键领域:用于零部件维修和发动机大修的先进增材制造技术、优化风扇叶片制造工艺,以及通过数字化和增材制造创新提升工艺可靠性。这些技术将助力罗尔斯·罗伊斯实现其在实里达工厂将风扇叶片产量提升30%以上的目标,而无需扩大占地面积。同时,这些技术也将与SAESL公司2.42亿新元的扩建计划相辅相成,该计划旨在到2030年将发动机大修能力翻一番,并创造500个高价值就业岗位。
增材制造(AM)在下一阶段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开发维修工艺和复杂部件生产方面,这些工艺和生产能够缩短交付周期、提高可持续性并增强性能。该实验室的工作还支持员工培训和中小企业技能提升,使本地合作伙伴能够采用先进技术并融入全球航空航天供应链。
此次合作深化了双方自2002年起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高性能计算研究所建立的伙伴关系,并促成了多个专注于数字化和精密制造的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如今,罗尔斯·罗伊斯位于新加坡的扇叶工厂(FBSG)生产所有用于遄达(Trent)发动机的宽弦扇叶,这些发动机为全球约一半的宽体飞机提供动力。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中国3D打印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